07/16

TAS 榜上的偶像 – Carlos Kleiber 之四

我上期己經分析過我並不覺得 Kleiber 懶惰,他的確有點脾氣,這是鉄一般的事實。記錄上他的訪問只有一次,除此以外他與傳媒是絕緣的。他亦絕對不與其他人比較,無論是好與壞。他曾經答應在 77年九月到三藩市演出,但在二月的時候他寫信給樂團的總監推説.批兒子的牙醫约會撞期而取消!?實在令人費解。

Kleiber早期的指揮以歌劇為主,其實 Kleiber指揮過不少的歌劇。可惜的是收錄在唱片上的歌劇錄音只有四個,全部都是 DG 的錄音。分別是 Weber的 Der Freischutz (魔彈),J Strauss的 Die Fledermaus (蝙蝠) ,Verdi的 La Traviata (茶花女) 及 Wagner的 Tristan Und Isolde (崔斯坦與伊索德) 。我本身並不太鐘情歌劇,但對於 Kleiber的強項我又甚樣能夠輕易放過呢?四個歌劇都有本身的特色,分別只是在不同的心情下聽不同的曲目而已。不過要選一個大家都較易接受的歌劇就非Die Fledermaus (蝙蝠) 莫屬。

Die Fledermaus (蝙蝠) 是约翰史特勞斯十分受歡迎的曲目,嚴格來說它是一套 operetta (輕歌劇) 。與歌劇不同的是它是較短,有較多的對白。被喻為重點的Die Fledermaus overture 十分動聽,在 1874年首演的時候被聽衆報以多次的掌聲。它幾乎是每年Vienna New Year Concert中不可少的一曲。Kleiber在 New Year Concert中當然亦有演奏過,但亦絕對不及他在錄音室的錄音。我亦有刻意比較過其他指揮家在 New Year Concert或錄音室的錄音,我仍以 Kleiber的Die Fledermaus Overture 為首選。Kleiber 的Die Fledermaus Overture 有幾好,你可以參考一下 Solti 蘇提爵士的意見。

Kleiber曾到美國指揮著名的芝加哥交響樂團,當時 Solti是樂團的總監。將 Kleiber帶到芝加哥的就是樂團的 Artist Administrator Peter Jonas。Peter Jonas將 Kleiber的Die Fledermaus給 Solti聽。當時並不認識 Kleiber的 Solti聽過錄音後說(簡略):Must be a young boy, too fast, but it’s interesting, its fascinating. Solti 還對 Peter Jonas 説: You are getting him and do whatever it takes, right? Kleiber 的芝加哥之行異常成功而他亦因為帶出演奏的新概念而廣受到樂團樂師的敬重。Peter Jonas 走了以後接任的 Henry Fagel 亦應樂師的要求再次請Kleiber 重臨但未有結果。他無奈地對樂師説:Kidnapping is illegal. Bringing him at gun point would probably result in a less than ideal concert. Everything else we keep trying.

除了在唱片上聽到Kleiber的 Die Fledermaus外,我們還可以幸運地欣賞得到 Kleiber排練Die Fledermaus的情況。幸運是因為這是 Kleiber鮮有的排練的影片,70年代后期開始 Kleiber每次排練都要清場;無人幸免,錄影自然免問。從影片中可以體會到 Kleiber 指揮的细緻和投入,他對每一個小節都有要求。每一组以致每一件樂都不會放過。樂師們似乎有點不太耐凡。Kleiber 愛用真實的情况去表達他要求,而他亦擁有一雙非常靈敏的耳朵,他能夠分晰出每一件樂器的音量,音調而作出精準的調控。他甚至背誦出劇中相應的歌詞來配合每一段落表達的情懷,鉅細無遺。Kleiber 在曲中表達的疑惑, 傷感以致瑰麗無比的舞曲的樂章都演譯得無懈可擊。幾分鐘的序曲帶來的是無限的官能剌激,一浪緊接一浪的高潮;無形的興奮,大腦昇華到從未到過的音樂領域。


Kleiber在1970年錄下的Die Fledermaus Overture排練(英文字幕)。

整套歌劇當然有其他十分動聽的地方,但單聽 Die Fledermaus Overture足己值回票價有餘。不過 Kleiber絕對不會就此罷体,因為高潮還不斷的湧現。如果你沒有聽過 Kleiber 的Die Fledermaus,又或者你從來沒有聽完 Kleiber全套的Die Fledermaus 的話;你錯過了最精采的部份。這是我在第一章的 Carlos Kleiber中亦有提及過的。Die Fledermaus 第二幕的终章通常有一個ballet使用Die Fledermaus waltz或史特勞斯其他的 waltz。Kleiber 大膽地採用Thunder and Lightning Polka 代替Die Fledermaus waltz,這是其他指揮家以前沒有使用的。Kleiber在Die Fledermaus 中的Thunder and Lightning Polka比 New Year Concert中的同曲演譯好得多。Kleiber 這首Thunder and Lightning Polka的錄音節奏更明快,更緊湊;如雷嚮的鼓聲足以能夠嚇你一跳。不能不臣服在 Kleiber對節拍控制的精準,對樂器間的配合;樂曲的對比的強烈,超然的動態是不能夠在其他的演譯中找得到的。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按圖試聽 Carlos Kleiber在Die Fledermaus中演譯Thunder and Lightning Polka 的片段。

上圖展示 Carlos Kleiber 主要的錄音,左下角的Die Fledermaus 是 DG 的 2707 088 雙唱片。Kleiber 大部份的錄音由 DG 收錄,但最终 Kleiber 視 DG 如仇人,而 DG 對 Kleiber 是又愛又恨;我會在下回分解。不過下期我們會暫時會放下 Kleiber 的部份介绍 Yan Yan LP 在八月舉行的 2016香港高級視聽展中參展的精品。Kleiber 的終章會放在九月。

高原 (7/16)

06/16

TAS 榜上的偶像 – Carlos Kleiber 之三

很多人都說 Carlos Kleiber 懶惰,這亦無可厚非;空穴來風必有因。樂壇上最流行與 Kleiber 有關的玩笑可能就是 Karajan 說的一次。 Karajan 說若然不是 Kleiber 的冷㶓箱空了的話,他亦不會接工作。當然這個是玩笑,Karajan 只是拿 Kleiber來玩玩吧。因為 Kleiber 家中並没有冷㶓箱,Kleiber 是十分懂得享受之人;他又甚會依賴冷㶓箱的食物呢?其實 Karajan 是其中一個對 Kleiber 有深刻認識的人,早年 Kleiber 亦經常向 Karajan 了解指揮之道。有一次 Kleiber 向他請教指揮 Richard Strauss 的 Elektra 之道,當時只花了四個小時。Karajan 說他從來未能夠在四小時內能夠學到像 Kleiber 般多的知識。因為 Karajan 在這四個小時内己教了 Kleiber 整個曲目。其實從 Kleiber 的指揮中我們己經看得到 Kleiber 對樂曲是瞭如指掌。他甚至在指揮 Rosenkavalier 的時候完全不用樂譜。據說他指揮 Alban Berg 的 Wozzeck 的時侯亦從不看樂譜一眼。Kleiber 在 1971年演譯的 Wozzeck 亦是他其中一個非常成功的演出,當時 Alban Berg 的遺孀 Helene Berg將 Berg的大衣及指環送给 Kleiber 以答謝他的演譯。

Kleiber 演出前排練比其他人都多,他出名是用超常的時間去排練。Kleiber 最經典的莫過於在 1974 年的時候在 Convent Garden 單是排練 Rosenkavalier 的 Prelude 就用上了三個小時來操練單單其中的 80秒!他在 La Scala 演出 Wagner的 Tristan Und Isolde 的時候要求的是十七場完整的排練。Kleiber 經常花很多的時間去引導樂團演譯他心目中樂曲的元素,只要找到這些元素的話以後的樂章便能夠更易去掌握達到一個水到渠成的效果,這是 Kleiber的秘方之一。曽經有人說若然他能夠有 Kleiber 這麼多時間去花的話,他亦可以達到 Kleiber 的水準。不過我可以斬釘截鐵的跟這位人兄說;我可以比十倍於 Kleiber 的時間給你,敢打賭你亦未能做到 Kleiber 的十分之一。Kleiber 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他對演出的一切都有要求。由演出的場地,環境,樂師,歌手等都一一要乎合他的要求。很多人都認為Kleiber的條件太過份,但他依然固我,一於我行我素。他一般都會在排練前幾天便會到達場地預備。他比一般的指揮家要花上更長的時間去排練就是要務求每一次的演出都達到他自己的要求。據 Charles Barber 所說 Kleiber 一共取消了三十六場的排練,每一次都是因為有人未能夠做到他們對 Kleiber 的承諾;又或者是任何一處的地方未能夠達到 Kleiber 要求的水準。Kleiber 懶惰嗎? 從上述的事實來看,我一點也不覺得他是。

回歸正傳,今期要介詔的是 Kleiber 的一個現場錄音。1982年 Kleiber 在 DG 錄完 Wagner 的 Tristan Und Isolde 就决定不再進入錄音室。他為何有此决定,我會在以後解釋。可幸的是 Kleiber 還願意進行現場錄音,其中一個就是他著名的 Vienna New Year Concert。Kleiber 一生在維也納只演過二次的新年音樂會,時為 1989年及 1992年。好彩的是兩個音樂會都有被紀錄下來,錄音以外還有錄影製作,成為 Kleiber 最珍貴的記錄之一。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傳統上是清一色演奏 Strauss家族的作品,主打的自然是 Strauss 的 Waltz 及 Polka。Kleiber 亦不例外,演譯了包括 Die Fledermaus 的 Overtures,Franzosische Polka, The Blue Danube等;當然還有經典作為壓軸的 Radetzky March。或許我們先參考一下 youtube上 Kleiber 的 Radetzky March 的錄像片段。

留意 0:18開始的舞步,0:53時右手的動作。

看完 Kleiber 的指揮以後我完全明白指揮台上欄杆的作用。對手舞足蹈的 Kleiber 來說這是台上不可缺的安全設備。Karajan 指揮的時候雙腳可以吋步不移,又喜歡間中閉目養神。反觀 Kleiber 指揮時的投入,他的指揮棒與身體語言都與樂曲配合得完美無瑕。他可能是整個會場中最投入的人。與 Kleiber 合作過的 Pavarotti曾經說 Kleiber 對歌劇中的每個角色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及深入。你只要看著他面部的表情,你绝對不會出錯。他更說 Kleiber 使你聽到樂曲中從未聽過的內容,使你對樂曲有更新的意會。美藉指揮家 Richard Rosenberg 亦說單看 Kleiber的面部表情己相當於看到整套的歌劇。可惜的是這個 youtube 錄像的音效差唉!未能盡情体會到 Kleiber 指揮的效果。萬幸的是 1989年的新年音樂會有收錄在黑膠之中。Columbia 的出品,整個音樂會輯錄在雙唱片之中。1989年生產的黑膠唱片是頗為罕有,是 Kleiber 其中一張最珍貴的黑膠唱片。1989年的數位錄音,音效是頗具水準。大家可以聽一下 Kleiber 指揮 Radetzky March 的黑膠版本。

按圖試聽 Kleiber 指揮 Radetzky March 的黑膠版本片段。

仍然是一貫的 Kleiber 指揮風格。他對節奏掌握得超乎常人的好,對樂器的對比及韻律有出色的操控。他總能夠在樂曲中找到正確的節拍及精準的音量控制而產生極高速的瞬變及龐大的動態。鮮有指揮家能夠相比。下一期我會介绍我最喜歡的 Kleiber 錄音,一個你意想不到的作品。

高原 (6/16)

04/16

TAS 榜上的偶像 – Carlos Kleiber 之一

如果你問 TAS 榜上有沒有一些我崇拜的指揮家?又或者如果你問我最崇拜那位指揮家?我的答案都是一致的,我會亳不猶疑的答你;只有一個就是 Carlos Kleiber。我一向沒有追星的習慣,真正稱得上崇拜的音樂界偶像不超過一隻手可以數完。我崇尚的純粹是他們的才華,從來不會以貌取人;更何況那些經過改裝的。我亦不會收葳偶像的紀念品,與偶像的合照是侵犯他的私隱,拿他的簽名只會令他覺得我會拿到信和賣。送禮物給偶像倒不如去街邊買串魚蛋比自己食。對於我來說,收集他的唱片,看他的影片,聽他的音樂是我對"偶像"最大的致敬。

Carlos Kleiber的吸引力並非是因為他指揮的貝多芬的第五及第七都上了 TAS。亦不是因為他幾乎所有錄音都上日本人的榜。而是他對音樂通通透透的演譯,他獨一無異的指揮風範。至今我未曾找到另一個指揮家有他對音樂的了解及演譯。閣下可能另有所屬,這亦無可厚非;我絕對專重。

對於 Carlos Kleiber,古典樂壇大都視他為天才,難能可貴的一位指揮家。BBC Music Magazine在 2011年訪問了一百位在世的指揮家,由他們選出心儀的二十位史上最偉大的指揮家;Carlos Kleiber名列首位。這個表自然有很大的爭論,各花入各眼無可厚非。有陰自然有陽,有評論認為Carlos Kleiber 是一位不指揮的指揮家,甚至稱不上是指揮家。這亦難怪,因為 Carlos 只有十二個錄音,少於 90場的音樂會,大約 600場的歌劇。以他演譯的範圍及演出的場次就連一個二流的指揮家都不如。對比之下 Karajan 有超過 2200次的音樂會,826個錄音。有人認為 Carlos 太懶,經常無故地取消演出。他取消的次數多過實際的演出。奇怪的是他卻從未因此有被告毀約。他的演出奇少,但他卻受大量樂迷的追棒, 亦受到世界上一流的樂團爭相的邀請。柏林愛樂在 Karajan 死後曾力邀他擔大旗,他的答案亦是一貫的 NO。有人認為 Lorin Maazel 爭生意,接 job 接得太濫而令 Carlos 失了一次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機會。Lorin Maazel 因而被網民大罵,事實上 Carlos 拒絕多於一切。據說 Vienna States Opera 的總監 Ioan Holender經常有一張一百萬元的支票存放在夾萬。只要 Carlos答應演出,他便可得到這張支票;他的答案亦是一貫的 NO。

不過關於 Carlos Kleiber的事我們知道的很少,甚至連道聽途說的亦不多。Carlos本身是一個自我中心很強的人,與世無爭的隱者。他深深的明白他是受注目的人,但他卻喜歡將自己收藏起來。要了解 Carlos 多一點點,我們可以由 Charles Barber 寫的Corresponding with Carlos: A Biography of Carlos Kleiber 開始。

04_kleiber
Charles Barber 的Corresponding with Carlos: A Biography of Carlos Kleiber

Carlos Kleiber的父親就是鼎鼎大名的指家 Erich Kleiber。Erich為了避開納祽德國的管冶而舉家移民到阿根廷,原名的Karl亦改為Carlos這個富有南美風格的名字。對於 Carlos來說,在當時古典樂壇上數一數二的 Erich對他有深遠的影響。Erich一點也不支持 Carlos學習音樂,Carlos 最初學習鋼琴的時候 Erich 曾說過"What a pity the boy is musically talented"。他甚至笑 Carlos 永遠都不能夠掌握維也納音樂的旋律。Carlos 最初被送到大學讀化學,但這並未能夠阻止 Carlos 對追求音樂的欲望。(Charles Barber 曾嘗試要求 Carlos 收他為徒;Carlos 的答案自然是 NO。Carlos 對他說自己讀的是化學而 Charles 是一個音樂博士,理應是 Charles 教他指揮的技巧。)Erich 在 1956年意外離世,Carlos 亦開懷地發展他的音樂歷程。沒有人知道是否因為 Erich 的指揮手稿的幫助,大部份自學的 Carlos 最後亦能夠擔任樂團的指揮。為了不想與父親拉上任何的關係,Carlos 最初用的名字是 Karl Keller。到了 1959年後才開始使用 Carlos Kleiber。Carlos 從來絕對不與父親作比較,有關的問題都會被拒絕回應。Carlos 既不想靠父蔭,亦不想因為他而眨低父親的地位。Carlos 深明人家總會拿他和 Erich 比較,他亦明白要青出於藍的話他不單止要超越 Erich ,他要比他好二倍以上。

作為今期的熱身我找來兩段的 video (不是我放上去的)給大家看一下,亦聽一下;再比較一下。
第一段是 Carlos Kleiber 在 1992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指揮 J Strauss 的 “Unter Donner Und Blitz" Polka (Thunder and Lightning Polka)

第二段是 Eric Kunzel 在 Telarc著名的"紅衫仔"中 J Strauss 的 “Unter Donner Und Blitz" Polka (Thunder and Lightning Polka)

首先我們撇開不談錄音的質素。理論上 Telarc的"紅衫仔"理應有頗為不錯的音效而post 錄音的這位TrueHifiQuality 標榜著 recorded from HD audio system,因為是收錄喇叭發的聲令效果差強人意。反觀 Kleiber 的現場錄音有更強的分晰力。不過我們著重的只是Kleiber的指揮技巧,其他的暫且放下。Kleiber在新年音樂會的指揮比平常的演譯來得從容但仍非常吸引。他指揮時的風範是在其他指揮家身上找不到的。他的一舉手一投足都令人著迷,Kleiber指揮時的投入是與別不同的(留意 1:07的動作) 。儘管Kleiber 看似是非常之輕鬆(留意 0.48),但節奏仍十分緊湊,動態超然。你不難聽得出樂團中每一組甚至每一件樂器都處理得很有條理,井井有條(留意 1:36)。音量由低至高, 高至低亦極之順暢;是完全投入的音樂境界。反觀"紅衫仔",Erich Kunzel 就有點拖泥帶水,未能夠發揮樂曲應有的動態。何況這一段還不是 Kleiber 最投入的演譯,最好的陸續有來。

高原 (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