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Ah! 懷緬舊日的 Stan Ricker。要數 Stan Ricker舊日的傑作可說是數之不盡。其中最受矚目的要算是 Telarc的 DG-10041 – 柴可夫斯基的 1812序曲。Stan Ricker早年其實為 Telarc master過不少的錄音,其中以 DG-10041最令人驚訝。人人都為了征般這張 DG-10041而駮盡腦汁。其實 Stan Ricker在做 test press的時候都試過用不同的電平去 cut master。最后决定採用的這個電平時他們己經預計到有一半的唱盤會 track到,另一半是不能夠 track到的。如果他們將電平調高一度的話,所有的唱盤都不能夠 track得到。所以若然你的唱盤不能夠 track DG-10041的話;這不是你的技術或器材有問題,只是因為你是或然率的其中一半。不用失望亦無需白費力氣,其實 track 唔到亦無所謂。就算你的唱盤 track 得到手頭上的 DG-10041, 這亦不表示你手頭上的是最佳的 DG-10041。你 track 得到的 DG-10041可能只是一個人盡可夫,一個幾乎人人都 track 到的版本。不可不知的是 DG-10041其實有三個版本。 (我並未將當年的 UHQR版算在內,當然绝非指近年的復刻膠。) 最初Telarc與 Stan Ricker合作無間,但 Telarc的后期轉用了 IAM (International Automated Media) 的 Bruce Leek,Richard McDonald等做 mastering。Bruce Leek亦 cut過 DG-10041的 master。Bruce Leek的第一 cut將電平調低了少許,這樣幾乎令到個個都 track得到。理論上用家都應該歡喜雀躍;但偏偏發燒友卻齊齊唱反調,媽聲四起。Bruce Leek今回决定痛改前非,為了迎合市場的需要他將電平調大兩度。出來的版本卻令到所有人都無法 track到,結果還是打回原形。

DG-10041

兩個版本的 DG-10041 一模一樣。

 

你手上的 DG-10041是 Stan Ricker的還是 Bruce Leek的? Ehh … Ehh … (想起這個李X記的鼓油廣告吧!) 看一看唱片的 deadwax, 有 SR的是 Stan Ricker, BL的是 Bruce Leek。SR及 BL的版本我都有,兩個版本的 DG-10041 我的唱盤都幸運地track得到。至於 Bruce Leek的第三個 track唔到的版本生產量一定甚少,我尚未遇上;找到的話再同大家交待。如果是單用肉眼看碟的表面已經可以看到分別 (見圖) 。SR的碟纹深且闊,BR的則淺及窄。將唱頭放在碟上便立竿見影。SR的定音鼓豐厚雄渾,低頻潛得深亦來得舒暢。 BL的定音鼓似是縮少了幾吋,低頻的下潛力亦大大減弱。SR的炮聲有更快的瞬變及爆炸力,動態宏大;發炮的一刻真正有山動地搖的感覺,不單止是心跳一跳,就連唱頭在碟上都彈一彈。DG-10041 就是給你這種既愛且恨的感覺;聽它的時候胆戰心驚;不聽就是這種忐忑不安的心隱。BL的大砲,口徑就是少了幾吋。現在終於明白為何當年的發燒友媽媽聲。其實這並不能全怪 BL, BL 亦是有料之人。因為當年 BL接手做 DG-10041的時侯原版母帶已經破損,不能再用(根據 Stan Ricker 所說) ;他只能夠 remaster去 cut碟。Stan Ricker 說的當年是八十年代,當時的母帶經已破損;你相信現在還可以找到個靚母帶嗎? DG-10041 並非我常聽的作品或版本,但它是唱片史上一個重要的歷史;擁有它是搜集唱片的必然。聽它只是間中過隱一下,又或者在生日的時候拿出來爆幾爆;當自己是皇帝,享受禮炮的禮遇。

Bruce Leek

Bruce Leek的 DG-10041。留意中間近乎九十度的唱片坑紋。

Stan Ricker

Stan Ricker的 DG-10041。Stan Ricker 在同一個部位似乎是較保守一點。

 

除了 DG-10041 之外,Stan Ricker 亦為 Telarc master 過著名的 DG-10039 (Stravinsky-The Firebird) ,這一張更是用 half speed master 的傑作。亦即是說如果 Stan Ricker的火鳥是5级火警,沒有 SR/2 的頂多算是3級吧。另外他的 DG-10042 (Mussorsky-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DG-10047 (Tchaikovsky Symphjony No. 4) 及 DG-10040 (Malcolm Frager plays Chopin) 等都相當不錯。提起 DG-10040 亦使我想起 Bosendorfer Imperial Grand paino。除了 Malcolm Frager外,彈奏Bosendorfer Imperial Grand這台超級鋼琴的還有 Keith Jarret, Oscar Peterson等;當然亦少不了Delos 的Carol Rosenberger。Stan Ricker不單為 Delos做 master,他亦為 Delos錄音。他為 Carol Rosenberger錄音及 master的DMS3009 (Beethoven Piano Sonatas Op.57, Op.111) 就是我們俗稱的動態琴皇。Delos 其他的 DMS3004 (Sequoia string Quartet), DMS3005 (Susan McDonald – The World of Harp) 等都是 SR的佳作。SR基本上將 MFSL及 Telarc的製作經驗帶到 Delos,Delos早期採用的 Soundstream digital system及由日本的 JVC壓碟亦是出自 SR的傑作。

 

不要以為 Stan Ricker只替一些發燒小廠做事,他其實亦替大廠做 master。其中包括 Decca在美國成立的 London。London著名的 ZM1001 (Mehta – Star Wars) 就是 SR用 half speed做 master。London的古典樂唱片亦有不少是來自 SR的手。除了古典樂以外,流行樂亦少不了 SR的份。較令人意外是 ELO (Electric Light Orchestra) 的 Discovery及 Out of the Blue都是 SR的 master。Out of the Blue更是 SR/2 – half speed master。雖然 ELO的唱片並不入天碟之列,但有總好過無。亦使流行樂迷都能夠体會到一點發燒的味道。

ELO

ELO的唱片有 Stan Ricker的 Half Speed master是意想不到。

 

高原 (06/14)

03/13

pic 9由 八月開始我們每個月會請專欄作家高原為我們撰寫專文,介紹與黑膠碟有關的資訊。我們希望能夠為初學者提供入門的資訊;亦希望與資深的朋友交換心得。部份的 訊息你有機會看過,但絕對有很多你未知道的材料。我們稱這部份為〝介紹番〞,每次初登的時候會放在首頁,之後會放入〝介紹番〞一欄內供參閱。

上期提到 Charles Gerhardt 因為被 RCA 派到英國為讀者文摘灌錄古典音樂。 Charles Gerhardt 與錄音大師 KE Wilkinson 一拍即合,開始用著名的 Decca tree 在 Kingsway Hall 及 Walthamstow Hall 錄制讀者文摘的古典唱片。首套錄制的是著名的 Music of the World Great Composers,一套+二隻唱片。接著的 A Festival of Light Classical Music (一套+二隻唱片)總銷售量超過二佰萬套,是古典唱片銷量的一個奇蹟。接著的 Treasury of Great Music (一套+二隻唱片)都非常出色。其后 Charles Gerhardt 亦找來出色的 Rene Leibowitz錄下讀者文摘一套著名的貝多芬交響樂全集。不過,讀者文摘其中較受人注目的是它的 The Romantic Rachmaninoff 四唱片合裝。唱片由 Earl Wild 鋼琴演奏,Jascha Horenstein 領導 Royal PO 演譯 Rachmaninoff 的四首鋼琴協奏曲,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 及 The Isle of the Dead。 Charles Gerhardt精心炮制,KE Wilkinson 在 Kingsway Hall 及 Walthamstow Hall 錄音。 TAS 上榜良久仍然屹立不倒。
OLYMPUS DIGITAL CAMERAMusic of the World’s Great Composers由 Alexander Gibson, Rene Leibowitz, Sir Adrian Boult等演譯偉大的曲目。

Charles Gerhardt 制作 A Romantic Rachmaninoff 絕非一朝一夕的事。首先,C Gerhardt 考慮到的是鋼琴家,指揮;當然還有合適的鋼琴,管弦樂團。他特別亦提到合適的錄音場地的重要性。他試了不少的鋼琴家,最后他挑選了 Earl Wild。為了替 Earl Wild 找到合適的樂團及指揮,他更不歉其煩地用不同的樂團與指揮録 test recording,達到六次之多。最後選定了  Joscha Horenatein。Joscha Horenstein 來頭一點也不少,他除了和 Rachmaninoff 本人合奏過第二鋼琴協奏曲外;他更在 Rachmaninoff 的第四鋼琴協奏曲的首演與 Rachmaninoff 合作演出。最後 C Gerhardt 選了 Royal PO,而鋼琴則挑選了 Steinway and Son 的一台 No.695。

OLYMPUS DIGITAL CAMERAFestival of Light Classical Music由 Alexander Gibson, Rene Leibowitz, Sir Adrian Boult等演譯精采的輕鬆古典小品。

OLYMPUS DIGITAL CAMERATreasury of Great Music由 Fritz Reiner, Rene Leibowitz, Jascha Horenstein, Sir John Barbirolli, Sir Malcolm Sargent等大師包辨。陣容頂盛,一時無兩。

果 然不負眾望,演出的水準超乎理想,錄音的效果亦超桌。如果你說 KE Wilkinson 的錄音似近鏡,某程度上他是這樣。要知要知道 KE Wilkinson 本身不單只是普通的一個錄音師,他對音樂有天賦的觸覺。他要求的録音要鉅細靡遺,要有樂曲的風格,演出要有作曲家的神韻。KE Wilkinson 對完美錄音效果的堅持是肯定的,從設計 Decca Tree 的選咪到錄音的擺位都有嚴謹的要求;制作一絲不苟。他甚至連樂手座位的位置與坐的座姿都有要求。對影響錄音的每一個小節都絕不放過。聽 Earl Wild 的鋼琴動態超然,每一粒的琴音都清晰無誤。鋼琴的彈跳力無械可擊,音色自然精準。 Horenstein 的指揮與 Earl Wild 亦配合得天衣無逢。錄音的平衡度亦是一等一,樂團的音色自然流暢。這個錄音的效果,特別是鋼琴的動態是當時的錄音中少有的。Earl Wild, Jascha Horenstein與 Royal PO的演譯當然功不可沒歿;C Gerhradt 與 KE Wilkinson 的努力亦沒有白費。TAS 上榜當之無愧。

OLYMPUS DIGITAL CAMERAThe Romantic Rachmaninoff上 TAS榜。演譯的水準與錄音的效果都是超級之作。

The Romantic Rachmaninoff 其實除了讀者文摘這個版本外,還有 Quintessence 的 analogue 再版, 。較多人接觸到Chesky 的 Digital remaster 再版及較罕有Chandos 的 Digital remaster 再版。各個版本當然有分別,我們下期再談。

令我們感到+分可惜的是:
Jascha Horenstein (1898 – 1973)
Charles Gerhardt (1927 – 1999)
Kenneth E Wilkinson (1912 – 2004)
Earl Wild (1915 – 2010)

(高原 –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