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繼續試機之二

 有發燒友經常說 3/5A 難服待,要好聲就必需要大功率功放。很多人認為這樣的話倒不如用大喇叭配大功放的組合。這種說法一點也沒錯,不過;世界上沒有一個完全相同的人,就算孖生的亦不一樣。更何況是聆聽音響的習慣與偏好!對於我聽音樂的空間與週圍的環境,3/5A已足夠有餘。我聆聽音樂的客廳大約四佰平方呎,但我只能夠放置音響在一角。實際上聽 3/5A 的位置只有約佰五平方呎。雖然一邊有不少的空間,但亦有一張梳化間隔開。幸好的是喇叭離前牆有三呎多,座位離後牆仍有約十呎。這種空間我覺得擺放 3/5A 最適合,在爆棚的時候聆聽位置的音壓都達到差不多 90dB90dB 的音壓在我的情況下我的 3/5A 尚未拍邊。如果這四佰平方呎都可以給我用盡的話,3/5A所能夠產生的音壓會勉強一點;我會作他想。如果距離 3/5A 超過十五呎仍硬要產生 90dB 的音壓,3/5A 拍邊的可能性必然增加。Disco  Hard Rock 我幾乎不會接觸,Electro  Heavy Metal 更與我無源。重播一般的流行音樂,3/5A 還可以應付。流行曲並非我最常聽,對我而言經已足夠。對於爵士樂,3/5A 的高通、豐厚音樂味道、超桌的低音重播能力亦令人雀躍。堂音的迴響,音場營造的比例遠超一般書架揚聲器所能產生的效果;是3/5A重播交響曲的強項。小提琴的細緻,如絲般幼滑的音色;鏗鏘的鋼琴音色,動態超然的弦線張力及極微細的殘嚮都真實地重現眼前。這份的滿足感是非筆墨所能形容的。我並非將 3/5A 說成有如神級般的效果,只不過以它的體積及相對能產生的效果確實是匪夷所思。我有另一套使用 B&W 804 的組合,它的爆發力、質感及沖擊力比 3/5A 都強很多。但以現時的聆聽環境來說,3/5A 是可以了。

話說回Reference Recordings  RR-92CD Bolero 中來自 Liszt  Les Preludes。上期我們介紹過Les Preludes  Question (Introduction and Andante maestoso), Love, Storm。今期我們聽剩下的Buolic Clam  Battle and VictoryBuolic Clam 田園的寧靜編排在 Storm 之後與 Beethoven 的第六” 田園” 交響曲的感覺十分類似。在一輪風暴的沖衡後變得和諧、恬靜加上一點點輕快的感覺;是一種無形的舒暢。Buolic Clam 在新的功放及 3/5A強大的分隔度配合下,節奏感份外強烈、音樂味濃厚。銅管樂與木管樂器間彼起此落的和弦及絲絲入扣的音符,音樂份外悅耳動聽。Eiji Oue 在這一個樂章顯示岀他對樂曲的層次,旋律的控制都有一定的水準。Buolic Clam 樂章的角色除了為 Storm 的一輪沖擊之後帶來和諧的氣氛外,更重要的是它要漸進地營造岀Battle and Victory 緊接著的下一個高潮。Battle and Victory 的旋律亦與開展時的 Question 相近,在定音鼓及銅管樂的配合下還加入了 Kettle Drum 大大地增強了戰爭的節奏感。儘管是樂器的數量及份量不斷增多的情況下,3/5A 仍然能夠保持精確的定位,大鼓在音場的中空爆發岀來的結像力是前所未見。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極多樂器的爆棚部份,3/5A 的分晰力依然能夠有驚人的效果。特別是不同的擊鼓聲,低頻的管樂及弦樂都清楚地分辨岀來。音頻之間沒有的混淆,所有不同的低音樂器都交待得一清二楚。3/5A 能夠發揮岀這種能耐,新的功放居功厥偉;相比之下 Quad II 是力有未逮。最要命的還是最後的二分鍾,這部份的力度比 Question  Storm 還要大。3/5A 爆發的迫力與質感驚人;銅管樂器爆發岀像撕烈的聲音,再加上低音弦樂推動岀來震動褲管的低頻,配合著爆炸力驚人的定音鼓及大鼓;正正式式是地動山搖的感覺。當爆炸的高潮不斷向你轟炸了分半鐘後,你滿以為樂章已經到了結束的時候;隨即而來的是最後半分鐘帶來更大的爆發。未聽過最後半分鐘之前已經覺得樂曲的動態很強大;最後的半分鐘可說是超級動態的加強版,是轟到頭崩額裂的超強動態。在大鼓帶動下的爆破力度令人吃驚,實在難以想像 3/5A 在完全沒有拍邊的情況下能夠產生這樣有震撼力的音壓。這種音壓幾乎令到鄰居投訴我(特別是我只在晚上九時入黑後才開始聽音樂,賞味期限是超短。最麻煩的是;通常在接近午夜時是最靚聲的時間。我不得不承認特別在夜深人靜的時候,90dB 的音壓是有點過份。),我還能夠用更大的喇叭嗎? 在新功放推動下的3/5A 夠我用了;在重播交響樂的時侯 3/5A 的輸出比大型揚聲器還要大。你比幾多佢、佢比番咁多你。絕不偷功減料,夫復何求?

08201按圖試聽 Liszt Les Preludes  Buolic Clam  Battle and Victory

能夠收錄到這般寵大的音壓,寬的頻應,極佳的平衡度,動人的細緻及宏大的音場;Reference Recordings 的確有一定超卓的技巧。為了進一步證實 RR 的錄音技巧,我將 CD 的頻譜分晰一下。

08202

由圖表上可以看到 CD 的動態頻譜是非常之岀色,並未岀現任何 Loudness War/做手腳的跡像。我進一步看看較詳細的分晰。從圖表上可以清楚地看到 Les Preludes 龐大的動態及產生的強烈對比。

08203

詳細的動態頻譜分晰亦有同樣的效應,錄音看得到並未有太多的人工效果但亦有不少的 mastering。這亦實證了 RR 基本上是以錄音的技術取勝。由 Loudness Part 來看,17分鐘的樂曲只從 Normalized average spectrum 的圖表上可以看到錄音所收錄的中低頻的份量是頗為豐盛的。Histogram 上顯示極為接近 16bit 是經過 mastering 後的結果。

其實  RR-92CD 當中有很多值得一聽的曲目。我雖然不太推薦主題的 Bolero, 它其實亦十分爆得。Prof. Keith Johnson 一直以來都檐當 Reference Recordings  Technical DirectorRR 的錄音器材都由他親手焊製或摩改。他的用咪及錄音技巧亦令人臣服。像 RR-92CD 這樣的錄音造詣絕非僥倖。大家如果已經擁有這張 CD 的話,不妨拿岀來重溫一下。

 

高原 (8/20)

04/18

試音 CD II

Ennio Morricone 的 Mission 只是其中的一張我選取的試音碟。第二張我選的是 EMI 在 1973年的錄音 TAS 上榜 Andre Previn 指揮 London SO 演譯 Holst 的 The Planets 行星組曲。這張行星組曲在著名的 Kingsway Hall 收錄,由 EMI 著名的孖寶錄音組合Christopher Bishop (Producer) 及Christopher Palmer (Balancing Engineer) (CB-CP) 負責。不得不提的是這對孖寶為 EMI 收錄了大量珍貴及偉大的古典樂錄音,為黑膠唱片/古典樂錄音上世紀黃金年代的要員;功不可沒。無獨有偶,他們與 Previn 的合作佔了其中的大部份;CB-CP 與 Previn 幾乎成為了靚聲的黃金定律。能夠在 TAS 榜上不斷出現的指揮寥寥可數,Previn 可算是首屈一指。其實要從 Previn 衆多錄音中選取其一絕非易事,選 Planets 是因為一個〝大〞字。首先 Holst 寫 The Planets需要將樂團的配器加強,特別是在管樂方面;Holst 要的是加強版的樂團。大型的管弦樂亦即是需要有巨大的音場,強大的陣容包括合唱團的部份要求的是音場的深度,分隔度及足夠的堂音,大動態要求的是高分晰力及極速的瞬變。Previn 的行星組曲完全乎合上述的要求。所找來的 CD 是 EMI 的CDC 747160-2, 日本 Japan for US 首版。在我講 CD開始有很多的朋友都想進一步了解 Japan for US與一般日版的分別。所謂 Japan for US/UK/Germany等等都一定沒有日文,光碟上沒有,簡介上亦沒有;自然亦無 OBI或 ¥XX00等字樣。有時候在光碟上或簡介上會印有 Made In Japan,大部份部只會在光碟上印有 Made In Japan而簡介上印有 Made In US/UK/Germany…字眼。有極少部份在光碟與簡介都印有 Made In US,但從光碟上的 matrix可判斷出光碟在日本印製。有少部份會在光碟上印 Made In US,但簡介卻是 Made In Japan;這一類(與前者)多屬於美國最初期生產的類別。

1首先參考 The Planets CD 的動態頻譜

試行星自然由 Mars 開始,Mars 開展的部份由弦樂以 Col Legno (以琴弓的弓杆拍打弦線) 奏出。這個錄音帶出的 Col Legno 是異常的清楚,你可以明確地聽得出琴弓拍打弦線的聲音﹔沒有半點的含糊。當年 LSO 的木管樂及銅管樂都是首屈一指的大師;特別是豐厚的倍低音管與光輝的伸縮號有絕對理想的平衡度。而以 ostinato (不斷反覆的音型) 寫成的 Mars 在 Previn 的指揮下節奏感強烈亦不失樂器的分離度。樂團中各組樂器都聽得一清二楚,定位亦無比的精準。每次聽 Previn 的 Mars 的時候都有一種熱血沸騰的感覺。Mars 最令人振奮的是結尾的高潮,Previn 在 Mars 的間展一直都保持一個較低的音量去營造結尾的高潮。在新的 CD driver 之下 Mars 的爆炸力是超凡的,音場是大到填滿了揚聲器前後左右的所有空間。錄音充滿了能量外,錄音的密度亦足以填充了所有的空間。音場的廣、大、寬是管弦樂錄音中罕有;聆聽的時候有置身音樂廳的感覺。不用露宿街頭排隊買票,更不用上網炒黄牛。能夠請 Previn 與 LSO 到府上演奏,坐位是前排第五行正中間;夫復何求?Previn 對於平衡樂團內不同組別的樂器的音色及音量都有超然的水準,再加 CB-CP 在錄音方面的配合;亦能夠在公認音色上剩的 Kingsway Hall 收錄;集天時、地利、人和的天作之合。

2按圖試聽 Previn 指揮行星組曲 Mars 的片段

3Mars 詳细的動態頻譜分晰

試音绝不可少的是人聲,在 TAS 榜外其實還有很多選擇。我經常會用蔡琴的金片子壹-天涯歌女來試。金片子壹與貳之間我取壹捨貳,除了音效以外最重要的是壹的音樂玩得好一點。樂師在演奏方面有更出色的爵士樂 swing 的味道,音樂味較濃;技巧是明顯地高一班。 CD 是在 2001 年生產的 24K金CD,有 IFPI 碼是理所當然的事。儘管我亦有金片子的黑膠碟,但音效卻是 CD 勝了一籌。金片子的黑膠碟在立體感與空氣感方面遜於 CD,這與一般黑膠與 CD 的情况剛剛相反。所以有部份的錄音(特別是推出的時候未有出黑膠碟的一類) 我都只聽 CD。無論如何,大部份在本世纪推出的黑膠碟都未得我心。話說回金片子壹,其實碟中有不少動聽的歌曲;我試音時聽得最多的是“神秘女郎“。這首歌其實並非最好聽,亦非蔡琴唱得最好的。我用它來試機完全是因為歌曲中其中一個特別的音效。“神秘女郎“與碟上很多的樂曲都有一個缺點;就是大部份的樂器都放近音場中央的位置。這種做法使人聲與樂器有過於擠迫的感覺,幸好蔡琴的歌聲仍與樂器保持著一定的距離。這個做法不知道是 mixing engineer 的攪作還是唱片監製的决定。負責 master 的是著名的 Joe Gastwirt,他早年在 Kendun, JVC Cutting Center 及 Masterdisk 等做過。他其中一張非常傑作的 CD 就是在美國 JVC Cutting Center做好 master 後送到日本印製,Audio Source在 1984年發行 Proprius 的 Jazz At The Pawn Shop 當舖雙 CD。是最靚聲的當舖雙 CD。

4蔡琴的金片子壹-天涯歌女 24K 金 CD (相信大部份人都有這張 CD,而我所講的效果無法在電腦上重現。因此我未將它節錄下來。)

與金片子壹的其他歌曲一樣,“神秘女郎“中蔡琴的聲仍然是很立體,人聲的週圍亦有不錯的空氣感。蔡琴的聲底特別低回醇厚,CD driver 續步改善的時候她的聲底就更加醇滑。最重要的是新的 CD driver 大大地改善了相位失真,蔡琴的唱功亦顯得有大改進。你更容易欣賞到蔡琴運氣的量度,她對音色圓滑的調控都份外突出。CD 的分晰力很高有很多細節,我們不難聽到蔡琴的歌聲在錄音室中的迴響。在“神秘女郎“中當蔡琴唱到“看清我模樣 也不能…“(约在 1:19 前後)這部份的迴響份外突出。這個迴響是填充了整個聆聽的空間,跑了出來;令聽的人大有置身在錄音室的空間的感覺。而這段的重唱同一個位置约在 2:38 前後;這個迴響的效果更明顯和充實。我以前的 CD driver 並未給我這種的感覺,新的 CD driver 實在令我臣服。

發燒友經常說花鉅款在音嚮器材上是物有所值。假設你花得合理而器材又能夠將一流的歌手,樂師及指揮等帶到府上為你表演;這份滿足感覺是無以尚之。更何况聆聽的都是歷史的一刻,都是時光倒流的情懷。大家經常說上世紀是古典錄音的黃金年代,其實當時的爵士樂與流行曲又何嘗不是呢?現時實在只能夠嘆一句今非昔比唉! 下期續。

高原 (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