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TAS – Hot Stix

上期提到 M&K 的 Super Sampler;TAS 上榜,是名乎實的超级精選,堪稱是曲曲精采。其中的 Flamenco 選段不可不聽,立体感超乎想象。我亦提過 M&K 是無低不歡(美國佬的至愛) ,它們其實有另一張的測試碟 Bottom End Musical Bass and Transient Test Record,專門測試低頻及瞬變。這張碟包括了 1812 序曲中的大炮,管風琴,四段不同的 Flamenco 片段,Alexander Nevsky 中的大鼓,Carmina Burana 中的爆栅等部份。這張碟其中亦有 Flamenco 舞步的選段,錄音水準直迫 Super sampler 的效果。Flamenco 大碟是較 Bottom End 後期的錄音,可聽得到的是 M&K錄 Flamenco 時候已到達頂峰的狀態。較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收錄的 Music Box and High Bell。這個 Music Box 是一個類似機械鐘的玩意(就如尖東新世界中心外的機械鐘) ,鐘的每一個活動部位的定位都非常清晰。活動部份在打擊時的瞬變快速而撞擊力亦相當。緊接著玲聲的聲嚮清脆玲瓏。無論你有沒有 Super Sampler,Bottom End Musical Bass and Transient Test Record 是另一張值得收藏的 M&K。

0115
M&K的 Bottom End Musical Bass & Transient Test Record。

01152
Bottom End Musical Bass & Transient Test Record中部份的曲目。

上期我亦提到會比較一下 Super Sampler 與原來版本的分別。因為 Super Sampler 上每一段都是由 M&K 的直刻錄音中選出來,但製作 Super Sampler 時 M&K 用的是 Tape to Disc;使用的是母帶。我手上剛好有一張 Hot Stix,正好與 Super Sampler 中 Hot Stix 的一段來比較。另一方面 M&K 製作 Hot Stix 是採用 45轉而 Super Sampler 是用 33轉。這兩大製作的特點理應會將 Hot Stix 與 Super Sampler  的距離拉開。 Hot Stix 亦是 TAS 上榜名盤,Hot Stix 直譯是熱棒,用棍來打,名符其實的打擊樂。Ed Graham 單人匹馬負責整套的打擊樂。雖然加入了 Earl Hines 的鋼琴及 Wesley Brown 的低音大提琴,但整体的效果與整隊樂隊合奏的效果無異。可見得 Ed Graham 打鼓的技巧的確出神入化。Super Sampler 選中的是 Hot Stix 第一面 Caravan 中的一段。聽 Super Sample 的 Hot Stix 是一個有深度有闊度的音場,音場的定位超準。 閣下的器材若然有一定的水準的話,你不但止會体會水平的定位;你亦可以体會到垂直的定位。樂器的結象力超然,無論是擊鼓 或打擊樂的部份都有足夠的迫力;動態突出。  Super Sampler  的 Hot Stix 段落的確有發燒名盤的風範。

01153
M&K又一 TAS上榜名盤 Hot Stix。

01154
Hot Stix上的 Caravan正是 Super Sampler收錄的部份。

試聽 45轉的 Hot Stix 直刻大碟第一個感覺是大碟上的 Caravan 並無音場可言。不要誤會我所說的沒有音場的意思,因為整個音像是活生生地呈現在眼前。是一個無邊無界的感覺,音場完全離開了喇叭,音像是全完的立體;是一 個完美的 3D 形象。Ed Graham 整套器材赤裸裸地放在你的眼前。無論是上下,左右及前後都表示得異常突出。樂器有更清晰的定位,亦有更強烈的空間感。Ed Graham 的鼓聲更完美,不單止是份量顯得更豐富;在壓迫感和瞬變方面都有加強的感覺。所謂一山還有一山高;未比較過 45轉直刻的原版與 Sampler 你很難會想像到兩者的分別。比較之下兩者是高下立見。

M&K 的 Ken Kreisel 設計的超低音在專業樂界早己享負盛名,它是 Star Wars,King Kong,Pearl Habour,Lord of the Ring 等的鉅製都是用它的設計為本;部份亦得到電影音響效果的金像獎。M&K 第一張唱片 Bottom End Musical Bass and Transient Test Record 原意是用作測試它們生產的同名超低音喇叭 Bottom End。這張大碟是用來發揮他們的 Bottom End超低音的潛力。想不到這個無心插柳卻為樂迷留下了幾張超級錄音,超然音效的體驗。

高原 (1/15)

12/14

TAS-The Absolute Sound

由這一期開始我會為大家介紹番一些上榜的靚碟,我會由 TAS 的榜單開始。大家都不難明白我選 TAS 的原因。因為值得介紹/不值得介紹的為數不少;我會分段進行。況且寫作亦有時令,亦需要靈感;意到/即興的會有最佳的發揮。道理來自爵士樂,這亦是 Louis Armstrong 與 Kenny G 的分別。

12141

M&K Super Sampler 精選碟正面,你可了以見到 For Duke,Fatha,Hot Stix 等。

首先的一張在 TAS 上榜而且更是精選碟。以發燒友的角度來說,我一向不贊成買精選碟;它除了是方便以外,別無好處。但正如我經常掛在口邊的"凡事都有例外"。精選碟全是炒理一堆的賺錢之作,但這一張正是例外中的例外。這張碟是 M&K 的 Super Sampler,裏面所選的段落絕大部份都是 TAS 上榜之作。大家都認識的 For Duke, The Power and The Glory,Fatha,Flamenco Fever,Hot Stix 等。M&K 的 Super Sampler 是選自十一張 M&K 的直刻碟。M&K 的直刻碟出名難找,而且要集齊裏面十一張碟粗略估計差不多要二萬元。以少於十分之一的價錢去欣賞這張超級唱片;說它是超值一點也不過份。相信裏面最貴的應該是 Flamenco Fever,這張唱片超罕有而價錢是超乎想像。與其他廠牌的直刻碟相比之下 M&K 的直刻功力有過之而無不及。原本主力音響器材的 M&K 出唱片的原意是希望能用唱片去測試他們的器材;特別是他們的超低音。他們的直刻碟亦非常著重在低音的表現,真正無低不歡。雖然是試音天碟,但這亦被人批評為欠缺音樂的成份。相信大家亦希望在 TAS 的榜單中探討 HP 在聽什麼,他以何等的標準決定上榜與否;這張碟定可以找到部份的答案。

12142

碟套背後是Yeti Chasers,Power & the Glory,Flamenco 等。

裏面最令人嘆為觀止的是 Flamenco Fever 中的 Llorana 選段。錄音中包括了 Flamenco 結他,鼓, Flamenco 舞蹈員及 Flamenco 舞不可少的 Castanets 響板。如果你末聽過這一後的話你可能以為 Flamenco 結他是選段的靈魂。還記得我提過 M&K 主攻低頻的嗎?這段的靈魂是 Flamenco 舞蹈員的舞步-他們的腳踏聲。Flamenco Fever 能夠上位是因為它是一個令你完全感受不到有邊際的錄音,是一個完全 3D 的畫面;空間感是真到現場一樣。最要命的舞蹈員的腳踏聲比擘鼓、槍嚮還要厲害;瞬變與動態超然,超乎想像。更何況他們在音揚中前後左右地跳動,每一下的腳踏聲在喇叭之間爆發。你的器材必需要有足夠的結像力才可以在不同的位置爆發出來。低頻的爆炸力是一般器材難以做得出色的。另一樣突出的是響板的聲音,你能夠在錄音中聽到的響板聲就像環繞立体聲一樣。你感覺到響板是隨著舞蹈員一齊轉動,是3D 的在轉。各果閣下的器材的效果有一定的水準的話,你很容易會找到響板的空間,感覺到它在空氣中浮動。

12143

效果超乎想像的 Flamenco Fever 在 Side 1 track 3。

12144

另一張傑出的精選碟 – Movie Great。

講開精選碟,其實有另外一張頗為少見的精選碟效果亦是出乎意表。Movie Great 收錄的是十二首原版的電影音樂。最特別的是負責 master 的是 Artisan 的 Greg Fulginiti,而著名的 Steve Hoffman 則負責唱片的策劃。以這種陣容做精選碟實在罕見,這亦顯示唱片公司有用心去製作這張唱片。唱片的效果部份比原來的原聲大碟還要好。例如低頻雄渾的大白鯊,樂器井井有條,效果有條不紊。回到末來雖然是錄音室的錄音,但樂器的編配是一清二楚。其餘的時光倒流七十年,非洲之旅等亦有不錯的效果。

12145

Artisan 的 Greg Fulginiti master 是質量的保證。

要知道 Super Sampler 只是 Direct to tape 而非 Direct to Disc 的直刻,效果都有超水準的表現。聽直刻的時候又如何呢?可惜的是 Flamenco Fever 實在太貴太難找,我要多寫兩篇稿儲多一點錢才可以買。不過除了 Flamenco Fever 以外仍有其他 M&K 的直刻可以比較一下。TAS 上榜以鼓為主的唱片其實亦有不了,M&K 的 Hot Stix 是其中之一。 Hot Stix 在 Super Sampler 中亦有一段,這正好可以用來比較一下。 M&K亦有另外一張測試碟專試低頻,其中亦加入了 Flamenco 舞蹈的部份的大碟我們下期繼續。

高原 (12/14)

11/14

Kenny G

相信大家都有留意到香港最近的情況。我在這裏只談音樂,不問政事。我們要講的並非 Beyond 而是 Kenny G。大家可能不知道其實 Kenny G 在上個月的二十五號踫巧路過人煙稠密的金鐘。他不但止停留在嚴禁逗留的黃格之內,更拍了些照片放了一張在他的 Twitter 上。得到的結果當然是立刻被我們的亞公罵了一頓。Kenny G 火速收回 Twitter 上的相,更發表一段聲明表示他只是"胡裏胡圖,不知就裏"的路過被 fans 拍了些相吧!其實以 Kenny G 的 Going Home 在國內的知名度,他大可以在黃格內以 Going Home 作主題開個 mini concert。對阿公說是為了幫阿公叫班細佬返屋企。他亦可以打個圓場,轉個面同班細佬講希望以 Going Home 祝福大家早些平安回家。這個做法面面俱圓,兩面都討好;大家受落,是切底的雙贏方案。大有可能幫香港解開一個困局;大恩大德,沒齒難忘。而且這樣定必會廣受中外傳媒的追訪,人氣必然大增。肯定可以賣多幾張唱片,簽多幾個廣告,多開幾個演奏會;多賺幾張人仔。

戲言講完,回到正題。Kenny G 的 Going Home 是在 Kenny G Live 上的第一首歌,它可說是令 Kenny G Live 爆紅的原因。與 Kenny G Live 中的 Uncle Al 一樣,Going Home 其實是錄音室之作而非現場收音。也可能是因為錄音室製作的關係,Going Home 未有應有的空氣感與分隔度。甚至是 Kenny G 的吹奏都是一般而已。相比之下現場錄音的 Silhouette 就比較出色。Silhouette中的色士風有精確的定位,亦有足夠的空氣感;樂器的分離度亦高。Kenny G 出名長氣,這亦在 Silhouette 中表現無遺。亦因為聽眾的反應,Kenny G 的演奏亦份外到位。而 Songbird的錄音效果是其中最突出之一。Songbird 無論在音場的深與闊都比 Silhouette 優勝,它突顯出現場錄音穿透的感覺。無可否認 Kenny G Live 無論是現場或錄音室的部份都做得不錯,是值得抱投資的作品。

11141

Kenny G Live 雙唱片。

11142

最靚聲的 Arista AL-8613處女膠版。

儘管 Kenny G 未受到死硬派爵士樂迷的受落,他仍有一定的捧場客。不單止是音樂人,甚至是外國的傳媒都經常笑稱 Kenny G 的 soft jazz 為 elevator music (電梯音樂) ,他的唱片依然熱賣。對 Kenny G 來說起碼有十一億人受落,其他的可以一概不理。我一向都認為聽音樂是非常個人的,只要是自已喜歡的便聽下去。旁人的指滴可以不理,亦無須理會。Kenny G Live 因為是 89 年的錄音,黑膠碟生產的數量不多。最靚聲的版本是處女膠的美版或加版。不過因為量少及受歡迎的關係,價值不菲。其實喜歡 Kenny G 的朋友亦不況考慮他的 studio 錄音的唱片,質素及錄音效果絕對不輸蝕。

11143

Kenny G 的 G Force (Arista AL8-8192, 最靚聲的是 Herbie Junior master 處女膠版) 。Silhoutte (Arista AL-8457) 是 Kenny G 另一張傑出的作品。

今期因為試機的關係導致稿件的延誤十分抱歉。因此我在這裏加點號外。近期相信在黃格內的朋友都會聽到 Tie a Yellow Ribbon Round the Old Oak Tree 這首歌。這首歌的原唱是 Dawn featuring Tony Orlando,來自他們的 Tuneweaving 大碟,寫歌的是 Irwin Levine 與 L. Russell Brown,73 年的榜首歌。歌中的故事是講述一個剛出獄的釋囚寫信對愛人說若然她仍接受他的話,請她在屋前的橡樹繫上黃絲帶。如果沒有黃絲帶的話他便會識趣地離開。坐著巴士回家的釋囚卻沒有勇氣去看樹上有沒有黃絲帶;因此他著巴士司機幫他看一下。到家中的時候整部巴士的乘客都雀躍萬分,因為樹上繫著過百條的黃絲帶。歌是超級名曲;旋律好,故事好,唱得亦好。歌曲經常被用上歡迎久別的親朋,永遠受用。至於在香港這個黃格內滿佈的黃絲帶相信並非歡迎送贈胡椒豬肚湯給他們的朋友吧!(說說笑!) 無論如何 Tie a Yellow Ribbon Round the Old Oak Tree 是一首不節不扣的好歌,一定要聽一聽。儘管它並非發燒的錄音,要選擇音效好一點的可選首版 Bell Sound 的 BELL-1112,有 Bell Sound 的 master便可。

11144

Dawn & Tony Orlando 的 Tie a Yellow Ribbon Round the Old Oak Tree 就在大碟 Tuneweaving 裏面。

 

高原 (11/14)

6/13

上期談到被俗稱為可樂膠的只是其中一種的 Virgin Vinyl 處女膠 (VV)。處女膠其實除了像可樂的透明淺啡色外還有其他不同的顏色,亦可以是不透明的黑色。無論如何處女膠理應可以改善音質。處女膠在70年代末期開始發揚光大;在80年代就連不以音效作賣點的大廠都用處女膠壓碟。這亦多拜以發燒制作為本的唱片公司冒起所影嚮。

Windhand Hill Records Sampler '81

這張 Windham Hill 用的處女膠呈綠色

 

Windham Hill 的錄音實在不錯,大部份亦使用 VV 來提升發燒效果。

 

大廠的處女膠制作並不一定全用在每一張的出品上。不同的唱片型號有分別;只有少部份的是處女膠而大部份的都不是,不同地方生產的亦有不同。不少的唱片公司只用處女膠在電台宣傳版 (Promo) 及部份的首版碟上,之后的則欠奉。為何它們不貫徹始終呢?解釋是一個字-錢。處女膠是否真的有效果,試一試便知。

Styx LP

這張加版的 A&M 出品用的 VV 呈紫色。

Styx Cover

有不少80年代的 A&M 迎出品都有部份是 VV,Styx 的碟亦佔有不少的 VV 版。

 

80年代美版的 EMI/Angel 不知是否因為受到美洲大陸的發燒小廠的薰陶,它亦有少暈使用處女膠壓碟。其中它們的數位版使用處女膠的數量較多。我們比較一下 Andre Previn TAS 上榜名盤 The Nutcracker,美版 EMI/Angel 的 SB-3788。單從封套及label 方面來看, VV 版與非 VV 版都無分別。唯一的分別是在 deadwax 上多了 KM (上回提及過北美的 VV 多由 KM 壓碟) 及用來比試的是其中的 Waltz of the Flowers。EMI 的錄音以音色優美見稱, 這張 Previn 的代表作自然不例外。樂器的分隔度高, 音場的闊度及深度亦有一定的高水平。聽 Waltz of the Flowers 開展時豎琴彈奏的部份。VV版的弦線份外清脆玲矓, 豎琴的週圍亦多一點空間的感覺。最明顯的是樂曲的 transition 份外清晰,這樣對於提升整体的 harmony 以致音樂的味道都有幫助。

Angel

美版的 EMI/Angel 亦有部份使用 VV。

The Nutcracker

頂部的 VV 版與下面的普通版在表面看來並無分別。

 

另一張要測試的是 Kenny G 的 Live。美版的 Kenny G Live 亦有少都份是 VV ,但在封套及 deadwax 上都並無大分別。Kenny G Live 中有不少的好歌, 我選了他的 Silhouette 來試。可能是現場錄音的關係, VV 的版本更加突顯會場的空間的感覺。掌聲多一D,樂器的分隔度提升D,音場深一D;每樣都多一D加起來就多很多。最突出的要算是 Kenny G 支色士風, 多一點的 articulation 使整体的演奏更顯出色。VV 版的背境事實亦較寧靜,這樣當然有助提升整体的效果。

picture 6

VV 版的 Kenny G Live。

Kenny G Live

頂部的 VV 版與下面的普通版在表面看來並無分別。

 

Warner 其實亦有 VV 版的唱片, 它稱之為 Quiex II。Quiex II 的唱片大部份都用在 Promo 電台宣傳版上。找來比較的是 Dire Straits 的 Brothers in Arms,這張 TAS 上榜的勁碟有很多令它成功的背境。當時正是 Dire Straits 的全盛時期,狀態正值最高峰。另一方面 Warner 找來 Masterdisk 來做母版,Masterdisk 是當時最出色的制版公司之一。更何況負責的是它們最頂班的 master engineer – Robert Ludwig。我選一隻美版 Masterdisk – RL與一隻美版Masterdisk – RL Promo的 Quiex II VV版來比較。選的歌是其中的 Money for nothing。Masterdisk – RL 版的電結他,合成器,鼓聲與人聲都己經是非常出色。不過 VV 版的樂器有更清晰的定位,開始的人聲由遠而近的效果更突出。鼓聲的動態更凌厲,有更大的迫力;真正的拳拳到肉。

Dire Straits Brothers in Arms

VV版的 Brothers in Arms。

Dire Straits

放在頂的 VV版只是多了個貼紙。(有時貼紙脫落了便與其他版無分別)

 

總括來說 VV的確對整体的音效都有所提升,這並非是一种作為銷售的技巧。更何況當年除了標榜使用 VV 的發燒唱片廠外,一般的大廠只將 VV用於宣傳版或限量版上。這亦可以体會到 VV版的珍貴之處。如果能夠找到的話,VV版是首選。

 

高原 (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