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yanyanlp.com– CD網頁之十七
上二期我們從Carpenters的XRCD中選了其中兩首樂曲-For All We Know及Yesterday Once More將它與兩張上世紀八十年代的CD比較,亦看過其中的圖表及頻譜分晰。 XRCD 的音效差強人意,與XRCD標榜的發燒製作是完全相違背。這是十分令人失望,亦令我大惑不解。不過這個情況亦可以被理解為;XRCD 是 2000年的製作,它與前兩者相差了十多年。這十多年的時間足已令原來好好的模擬母帶變得體無完膚? 我當然亦留意到XRCD是來自Universal Music Hong Kong的岀品,這是否意味這個”模擬母帶” 是他們能夠提供給JVC的最佳版本?根據以往的經驗,一般由香港代理生產的CD絕大部份都未如理想;香港代理生產的24K 金CD是一個實例。我將這兩首歌的三個版本放在一起方便大家再比較。不同的器材會有不同的音效,這是口同鼻拗。在圖表中的分晰完全是科學的數據,無可爭議。
![]() | ![]() | ![]() |
For All We Know – DADC | For All We Know – 9/88 | For All We Know – XRCD |
![]() | ![]() | ![]() |
Yesterday Once More – DADC | Yesterday Once More – 9/88 | Yesterday Once More – XRCD |
為了使這個比較更加公平起見,我找來了一張93年的CD再比較一下。美國版本CD的內圈碼為10/93 4DA4,1993年的glass master。1993年與2000年只是相距七年之微,這七年間的分別有多大?我們先聽一下。

按圖試聽10/93版的For All We Know

按圖試聽10/93版的Yesterday Once More
讓我們亦先看一看10/93版的詳細頻譜分晰。
![]() | ![]() |
10/93版的For All We Know | 10/93版的Yesterday Once More |
縱使九十年代10/93版的CD音效與八十年代的9/88及DADC有差別,這個差別與XRCD相比之下並非太大。從詳細頻譜分晰來看10/93的圖表及數據與前二者都幾乎一致。可以肯定的是來自與八十年代版本相同母帶所岀(當然我們不知道是第幾代) 。為了能夠更加清楚這四張CD之間的關係/分別,我將它們每個track的Peak Level峰值都列岀來。XRCD本身有20首歌而其餘的三張則只有13首。雖然前者與後三者的曲目及排序都並不一樣,但這根本不重要因為XRCD每首歌的峰值都是100%。我並非經常地將手上的CD都查一下它的峰值,事實上我只用這個軟件作寫稿用。我亦沒有抄CD的習慣,我一般都只會是聽到有問題的才會放入電腦中讀取數據。這一次是我首次看到整張CD每一首歌都是100%的峰值,我無言以對!我肯定地說這絕非冰山一角,這幾乎是2000年上下復刻版的慣例。我不能夠相信作為JVC的資深master engineer Sugimoto Kazuie杉太一家會有這種“傑作“。是客人的指令嗎?這一點我無法引證,反正杉太一家在2019年已仙遊。再看其餘三張美版;9/88與DADC每一首歌的峰值都完全一致,它們來自同一個母帶的可能性是極高。至於10/93的版本與前二者不同,細看之下其實每首曲目的峰值只是低了大約2-3%左右。因此我們亦可以推斷它與前者有極相似的母帶,只是不同方式的master而已。
為了要更精確地比較XRCD的音色,我找來了一張Carpenters的監聽級黑膠唱片來比較。下回續。
04/23 (高原)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