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

http://www.yanyanlp.com CD網頁之十六

上期我們從Carpenters的XRCD中選了其中兩首樂曲-For All We Know及Yesterday Once More來試聽,亦看過其中的圖表及頻譜分晰。 如果大家有聽過從XRCD輯錄出來的兩首樂曲的話,不知大家會否覺得這兩首Carpenters樂曲與過往聽過的有點不一樣。最直接的感覺是Karen Carpenters的聲底缺乏了通透的高音,音色變得低沉、暗淡。選出來的兩首樂曲都一致。基本上都是人工化復刻版的典型例子。音色缺乏通透感,空氣感;音場亦欠缺深度。盡管樂器的效果驟聽之下似乎很突出,但高頻欠缺細緻、低頻的份量卻是過多。這個效果與詳細頻譜分晰上得到的圖表是一致的。盡管樂器似乎很突出,但音場的深度是較為缺乏;只有2D的感覺。可以肯定說這張XRCD是loudness war加復刻版的合體。若然你只在電腦或電話上聽的話,你可能有不同的感覺。加重了低音及突岀了樂器正正可以彌補一般系統的不足,但在稍為好一點的音響系统上聽出來是兩回事。亦可以這樣說這張XRCD針對的似乎是隨身聽的市場而非發燒友寄望的效果。但這完全是背棄了XRCD以發燒為本的製作方針?為了引證這個說法我特別桃選了其他Carpenters的CD來比效。

首先的一張是八十年代推出的Carpenters精選,matrix是9/88 1DB7。 亦即是選用了一個88年做的glass master來印製。第二張的Carpenters精選,matrix是DIDX487 11A9凸字DADC,推出的時間約在86-88年左右, glass master亦估算是在這段期間的出品。CD由美國Sony製造。88年及凸字DADC都是八十年代中後期的製品,理論上會有一個頗佳的analog master。當時正值CD剛面世不久的年代,A&M並非大廠,它的CD全由不同的工廠生產。我們先聽一聽這兩張CD同樣的-For All We Know及Yesterday Once More兩首樂曲跟XRCD的來比較。

按圖試聽 9/88 Carpenters 的 For All We Know

按圖試聽 9/88 Carpenters 的 Yesterday Once More

按圖試聽 凸字DADC Carpenters 的 For All We Know

按圖試聽 凸字DADC Carpenters 的 Yesterday Once More

這兩張CD輯錄出來的兩首樂曲大致上是非常接近,兩者之間只有少許的差異。不過這兩張CD的音效與XRCD的是捷然不同。首先Karen Carpenters的音色回復了原來的高通,唱腔的細緻度亦有所提升,她的唱腔亦不再是像XRCD般偏重在中低頻方面。樂器方面亦有非常好的平衡度與深度, 音場的深度與分隔度亦有一定的提升。我們亦比較一下這兩張CD詳細的圖表及頻譜分晰。

9/88 For All We Know 的 Overview凸字DADC For All We Know 的 Overview
9/88 For All We Know 的頻譜分晰凸字DADC For All We Know 的頻譜分晰
9/88 Yesterday Once More 的 Overview凸字DADC Yesterday Once More 的 Overview
9/88 Yesterday Once More 的頻譜分晰凸字DADC Yesterday Once More 的頻譜分晰

看過這兩張CD的詳細的圖表及頻譜分晰後我們不難發覺這兩張CD是來自十分相近甚至是一模一樣的master,是一個比較早期的master。將這兩張CD的詳細的圖表及頻譜分晰與XRCD的比較一下(請參考上期的圖表)很容易便可以知道它們與XRCD所用的master並不一樣。首先XRCD的100%電平是典形loudness war的一貫做法,你亦不難會察覺到XRCD的電平比9/88及凸字DADC的都較高。要比較這二批CD的話你需要將XRCD的音量較細一點或另外二張CD的電平較大一點才會有公準的效果。頻譜分晰中的數據亦顯示出XRCD是有較多的人工元素。單從三個版本的For All We Know及Yesterday Once More中可以看到明顯的分別。亦明顯地看到將電平提高後動態範圍的對比嚴重地稍減。 For All We Know是一首比較平穩的樂曲,沒有太大的對比。因此三個版本的loudness part samples的數目差別不算太大。相反Yesterday Once More的變化較大,XRCD有多達256個samples超過95%的電平!這絕對是loudness war的犧牲品的例証。相對88年及凸字DADC的版本只有10個。對的只有10個,是一個超乎想像的強烈對比。從XRCD上For All We Know的頻譜來看,低頻的最低處大約提高了10db,低頻的中高段有更顯著的增幅。難怪我們聽For All We Know的時候鼓聲的响度特別大,而這個低頻的增幅亦將Karen的人聲整体拉低了。再細心看看XRCD中For All We Know的高頻伸延度亦比9/88年及凸字DADC的版本較差。這亦是令我們在聆聽XRCD時缺乏空氣感及分隔度的原因。這種情況亦同樣出現在Yesterday Once More的XRCD版本上。這一次他們雖然沒有減少高頻的伸延度,但他們卻將高頻提升了。到了這裏我們已經百份百肯定XRCD的master事實上加入了很多不太理想的原素。

03/23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