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速刻盘的好与坏加测试 (Vinyl Half-Speed Mastering: pros/cons & test) 之一
上期我提过 youtube 上有位仁兄以 Vinyl Half-Speed Mastering: pros/cons & test 为题将半速刻盘的黑胶唱片与普通版本的黑胶唱片互相比较。这个其实是一个颇为有吸引力的题材;可惜的是他用了来自 2018年推出的半速刻盘复刻版与 1979年推出的原版黑胶唱片来比较。两者相差了几乎四十年的光景,甚难有一个公平的比试。虽然这个half speed 的复刻版亦标榜着使用 analogue master,但其中仍有很多隐忧。第一,这个 analogue 母带不知道是那一代的儿孙。第二,正如负责 master 的Miles Showell (Abbey Road Studio) 亦坦言他们所用的其实是一个来自 analogue master 的 digital file。正确来说根本与 analogue 是脱了节。试想一想首版的 CD 我保证全用 analogue master (数位录音除外) ,它们亦一概使用 Analogue master。第三,无论由那个角度来看使用 digital file的复刻版是必然地多了 A/D 及 D/A 这两个不必要的步骤。试想一下,就连首版 CD 都只有一个 A/D 而已。就单单这几点已足够令到复刻版输到兵败如山倒,无容置疑。我没有将这位仁兄 youtube 上的评论全部看完,我只看了前几位的留言;他们全都猜到原版的较好声。
其实 Vinyl Half-Speed Mastering: pros/cons & test这个标题绝对合情合理;因此我亦因利乘便用中文以”半速刻盘的好与坏加测试” 为题试一下。半速刻盘的好与坏我在上期已经谈论过。这一期我主要是做测试的部份。我选来了 Joan Baez TAS 上榜的Diamonds & Rust 唱片来比较。首先是美版 A&M的Diamonds & Rust原版黑胶唱片,唱片在 1975年首推。最初的版本由 Monarch压碟, Doug Sax的 The Mastering Lab首席 mastering engineer Mike Reese负责 mastering的工作。大碟除了 Joan Baez自弹自唱外还有 Larry Carlton结他伴奏及负责弦乐部份的指导。 Joe Sample的键琴,Tom Scott的色士风,Joni Mitchell亦在 Dida中负责和唱。 Diamonds & Rust由 Joan Baez作曲及填词,是她其中的一首代表作。写的是当时与她分手不久的 Bob Dylan。自出道以来,Joan Baez除了演唱 Bob Dylan的作品外,她一直在作曲及音乐创作方面受到 Bob Dylan不少的影向。 Joan Baez在碟中亦翻唱了 Bob Dylan的 Simple Twist Of Fate。第二张要比较自然是 Half Speed Mastering HS的制作。大碟来自 Nautilus编号 NR-12的黑胶唱片,在 1980年首推。与 MFSL有着相若理念的 Nautilus无独有偶踉 MFSL 在 1977年同年创业。 Nautilus的 Super Disc系列亦同样标榜使甪原版母带,唱片大部份在美国由 KM以处女胶压碟。 Half Speed Mastering HS 是他们的主力,除此以外他们亦有制作过好几张 Direct Disc DD 直刻唱片。主力负责 master 的是International Automated Media IAM 的 Bruce Leek (IAM-BL) 及Richard Donaldson (IAM-RD) 。除了 Nautilus 外IAM 亦曾为多个发烧品牌如 Telarc, Varèse Sarabande, Klavier, Delos 等。 Bruce Leek 与 Richard Donaldson经验丰富,绝非等闲之辈。 Nautilus的唱片在云云发烧唱片品牌中亦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席位。何况当初除了 MFSL外 Nautilus的唯一的另一家标榜以 HS技术生产的品牌。
在此我亦顺带一提 Monarch 这家负责压碟的公司。 Monarch 虽然并未有如RCA, Capitol, Columbia 等大厂拥有庞大的厂房及产量,但Monarch 有为不少的唱片公司如Atlantic/Atco, A&M, Reprise, Electra, Asylum, Warner Brothers 等压印黑胶唱片。 Monarch 所印制的唱片一般都被视为靓声的指标。有说是因为 Monarch 所用来压碟的胶粒质素较佳。高质素的胶粒能够压制出低背境噪音的唱片,频应的高低有更佳的伸延。带来的自然是整体的分晰力及分解度的提升。亦有说是因为负责制造金属模的 Alco/AFM 在它附近。甚至亦有说是 Monarch 与 A&M 相近而得到第一手的 copy。有人曾经问过 The Mastering Lab (TML) 的 Doug Sax 为何 Monarch 负责压印的 A&M 唱片大多都有较突出的音效。 Doug Sax的答案是 AFM在制作印模的技术高超。而 A&M本身对于选择歌手,乐师及制作都一丝不苟;这样亦几乎有了好声的保证。要知道除了 Doug Sax有为 A&M做 mastering外,Bernie Grundman在七十年代开始一直都是 A&M的首席 master engineer直至 1984年他才离开 A&M 组成Bernie Grundman Mastering。
![]() |
![]() |
---|
Diamonds & Rust A&M原版 (左图) Vs Nautilus HS版 (右图)
原版 Vs半速刻盘,这一次是相差了约五年的时间。可以肯定的是两者都是使用 analogue母带。 Nautilus在当年能否拿到一非常接近母带的 copy亦不容置疑。正如 MFSL一样,Nautilus的 HS版本亦算是 reissue,但事实上它们的母带有很大的机会较一般的初版更胜一筹。无论是原版或 HS 两者全程都肯定是使用整套由始至终的 analogue制作,绝无数码的成份。原版的由 TML master及 Monarch压碟亦肯定是比较早期的版本。而Nautilus的 HS版本是限量版,生产量不多;且标榜使用原版母带,母带方面绝对不成问题。除此以外两者的 master engineer亦有差异,原版是 TML的 Mike Reese与 HS版IAM的 Bruce Leek/Richard Donaldson 的分别。两者亦同属当年首屈一指的 master engineer,技术可算是叮当马头。原版由 Monarch压碟 Vs Nautilus由 KM records引入 Teldec的处女胶压碟。一般而言处女胶压碟会有较佳的效果,这一方面 HS版本稍为占忧。两张唱片整体的音效有何分别?我们下回分解。
高原 (12/19)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