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音 CD III
另一張我在試 CD driver 經常用上的 CD (為確保有原汁原味的 CD 音效,我試機用的必定是原裝首版 CD 而非由黑膠轉錄的 CD) 是 John Barry 的 Dances With Wolves。因為我以前巳介紹過 DWW 的黑膠唱片,在此我只會觸及 CD 的重點。 DWW 並非一張超版的發燒錄音,它只可稱得上是 John Barry 最佳的錄音。我一向喜歡 John Barry 的作品,由 007 至 Somewhere In Time, Out of Africa 到 DWW。我覺得 DWW 是 John Barry 最賣力,錄音效杲最好的作品。在試 CD driver prototype 的過程我需要重覆地試聽同一個錄音不下一百幾十次;我找的一定是我? 己覺得耐聽的樂曲,DWW 是首選。手上的 CD 為美國第一版,凸字 D 編號 DIDP074010-1。 DWW 其實有不少值得試機的片段,例如 Track 2 的 The John Dunbar Theme。 當你 CD 機的音色到位的時候,你會聽到非常柔和的弦樂加上寬闊的音場。錄音帶給你是一種在遼闊草原的鬆弛暢快的感覺。如果弦樂乾硬或欠缺柔和的感覺你需要在器材方面著手。 Track 7 的 Pawnee Attack 是全張 CD 最火爆的一首。 John Barry 找來 LAPO 幾乎所有的打擊樂手及吸管樂手合奏,效果柵湃無比,你可以聽到鼓皮的跳動,錄音間的迴響及光輝悅亮的銅管樂都一清二楚。用來測試器材的動態及瞬變是不錯的選擇。 Track 13 的 The John Dunbar Theme 與 track 2 同名但是捷然不同的味道。 Track 13 的主角是引子的口琴,質素好的 CD 糸统重播出來的口琴聲有很好的伸延度,有如模擬糸统般的餘韻及空氣感。Track 17 The Loss Of The Journal And The Return To Winter Camp 是我聽得最爛熟的片段。我主要是聽樂曲後半部弦樂的部份。晚年的 John Barry 作曲其中一個吸引的地方是他經常在作曲時使用 harmony,他在 Out Of Africa 中用得非常的成功。 Track 17 的後半部是純弦樂的 harmony,器材需要清楚地分晰出小提琴組,中提琴組及大提琴/低音提琴組不同的和弦。 這一段不單止要求器材能夠有高超的分晰力,對弦樂要有高超的解像力及精準的音色。一張簡簡簡單單的電影音樂都足以試驗器材的能耐。
按圖試聽 John Barry 優美的弦樂 Harmony (1:18開始)
我試音的成份一定會有電子音樂,若然你有留意的話其實 TAS 榜上亦有頗多纯電子音樂或用 Synth 合成器為主幹的唱片。電子音樂由合成器產生(Pink Floyd 就使用了大量的合成器產生獨特的音效);效果舆模擬樂器大異。可惜的是電子音樂對器材的要求極高,器材的份量稍欠的話音效會大打折扣。模擬的樂器令你感受到其中的空氣感,立體感及錄音現場的空間感。電子音樂亦可以給你精確的定位而最突出的是它營造的是像 surround sound 將你重重包圍的感覺。要求的是器材必需能夠營造一個寬闊及深度足夠的音場;聲音完全脱離揚聲器是最基本的條件。錄得好的電子音樂其實有不少的選擇; Telarc 有不少好的錄音,Jean Michel Jarre 亦有條件,我選的是 Eric Serra。
Eric Serra 的名字與電影音樂有直接不過的關係,由 Nikita, The Big Blue, Léon (The Professional), The Fifth Element 等。Eric Serra 玩的以電子合成器為主及加入其他樂器配合。以所謂的 string and ring 的方式作曲為主的 Eric Serra,他的電影音樂大多沒有一個很明確的主題;他只是用簡單的音符及樂器來配合電影的情節。但他的 Leon (The Professional) “這個殺手不太冷“卻有一個頗為明顯主題。手上有的 CD 是來自奥地利製造的版本,CD 在 1994年推出幸運地仍然有部份首發的 CD 未有 IFPI 碼。Waxwork 在 2016年才印製雙唱片的黑膠碟。這一類正正是我以前提及過,出了 CD 超過二十年後才順應潮流的復刻版絕不考慮;還是聽首版 CD較合乎情理。首先試的是第二首 Cute Name,聽的是剛開始時的雷響。發燒的朋友經常被人取笑,花鉅款買器材是愚蠢不過;更愚蠢的是用器材聽雷聲,最離譜的竟然是由合成器模擬出來的雷響。聽下去的確是有點蠢,但當這個響聲填充了整個聆聽的空間而音樂亦包圍著你的時候;這種的喜悅無以尚之。你可能會不其然地看看週圍有沒有其他的揚聲器。答案是沒有,只有兩個。還有更精采的在第十五首 Back On The Crime Scene,這一次的雷響更厲害。這個響聲幾乎在你耳邊嚮起來。這種感覺比 surround sound 來得更強烈,效果更突出。縱使我套 surround sound 能夠做到音效浮現出來的效果,但在 Blu-ray 的同一段落並未達到 CD 般振撼。我並不完全贊成獨樂樂不如衆樂樂這句說話,特別是在聽音樂的時侯我還是喜歡自已一個聽。有人坐在身旁的話會大大地减弱了音效,特別是這類超乎 3D 立體的感覺。
按圖試聽 Back On The Crime Scene 的雷響音效 (我不會奢望能在 youtube上有我所述的音效,還是在音響上試試吧!)
Eric Serra的功力並不止於幾下的雷響,他錄製 Leon 時亦用上了整隊的管弦樂團再加上中國的笛,印度的 Shawn,中古的樂器 Schalmei 及 Dulcian,還有手風琴加上合成器;整張唱片的配器是非常的豐富和充實的。聽第十七首的 Tony The IBM,由 Shawn 做主音配以手風琴及 Schalmei/Dulcian 的合奏,輔以打擊樂器的襯托;樂曲的樂器配答是非常夠份量的。這一段錄音勝在有一個非常廣闊的音場,每件樂器都有準確的定伴。大鼓的低頻豐厚而不損其他樂器的重播。樂器的聲音擴散到揚聲器的兩旁及前端的空間,效果是出乎想像的好。這張 CD 其實有很多絕佳的曲目都是試機的絕配,大家有碟的話一不妨試試。 下一期我們會繼續 Eric Serra 的電影音樂。
高原 (5/18)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