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們介紹 Robert Ludwig 的時候曾經提及過他講解關於近年 CD 製作的情况,我想亦藉這個機會談論一下 CD。其實一直以來都有人問我有關 CD 的問題;甚至是我聽不聽 CD。除了 SACD 我沒有太大的興趣外;LP 以外的就是 CD。原因其實十分簡單;主因當然是因為有很多曲目只有 CD 而沒有 LP。我不會將早幾十年只出 CD 而到近年因為跟風而復刻的 LP 算在內;對於這類復刻版我一向都會敬而遠之。另一個原因是我自己亦有搜集 CD 的興趣,特別是首版 CD。查實 CD 跟 LP 一樣有不同的版本,CD 的版本比 LP 更加多、更加複雜。如果簡單來說在約 1994年以前沒有 IPFI 標誌的 CD 都是首版的話會比較籠統一點,這個 IFPI 與否只是一個分隔缐、是一個簡單化的指標。更何况有很多曲目在 1994年后才面世,要聽這類的 CD 就一定會見到 IFPI 的字樣。另外除了坊間可買到的,唱片公司送贈的版本;我亦由 LP 錄下了不少的 CD來聽(主要是在車上用) 。最後的一個原因是因為上半年我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為一個北美洲的廠家試聽一部 CD driver 的 prototype。亦因為這個原因我將原來放在一旁的 CD 重新整理一遍,亦順便增強了收藏的範圍。這部 CD driver 雖然是 prototype, 但它能夠釋出比一般 CD driver 多很多的音訊;遠超我沿用的一台 CD driver 亦遠超我對 CD driver 的印象。我玩 CD 而不玩 SACD 亦因為此。玩 CD 可以夾 driver 與解碼變化很多, SACD 就只有齋機而軟件方面的選擇亦較少。我從來未有抗拒過 CD,只不過以音效及若然有時間坐下來欣賞音樂的話;原版 LP 與 CD 比較我會選 LP。三十年前左右 CD剛起步不久有位 C9看見我的唱盤及唱片,她對我說,“你重聽唱片? 依家緊係聽 CD 嫁啦!” 她的意思當然是炫耀她進上潮流,我連答她的興趣都沒有。看來現在這位 C9看見我的 CD 又會說,“你重聽 CD?”閒話体提,我們就由上期 Dire Straits 的 Brothers In Arms CD 開始。
我手上有二個版本的 Brothers In Arms, 日版的無 IFPI,matrix 沒有什麽資料只有 169 及 2。CD 上印有 Mfg. by Daio Kosan Co. Ltd.. ,就算是日版而言 Daio Kosan 印製的 CD 頗為少見。Daio Kosan正是我們所謂的小廠,它原先只是做紙品。在大唱片公司未建造它們自巳的 CD廠房之前用它們壓碟。唱片公司的 CD 廠房建成後這些小廠就再沒有價值了。Daio Kosan在 1987年已停止生產 CD而 Brothers In Arms在 1985年才面世,這張 CD 一定是頭版。美版的一張的 matrix是 8/93 5DA2,1993年生產無 IFPI。日版在 CD上的印字用藍色,美版是黑色。無可否認日版的Brothers In Arms 比美版的是稍勝了一點,明顯地在分隔度及線條方面都較為清晰。日版在冲擊力及動態等的範籌亦有改善,而人聲亦較為特出。儘管日版與美版有一定的分別,但這個距離並非很大。不要忘記這兩個版本相差了最少六至七年的時間,由 Brothers In Arms 以千萬的銷量計這個音效方面的分別主要是一個初期與後期版本的分別。正如 Robert Ludwig 所說早期 Brothers In Arms 的 CD 其實經過一個 D/A 及 A/D 的程序,這張 CD 的音效與一張 MD-RL master 的 LP 相比之下是頗為遜色。在音場,分隔度,深度,頻應的伸延度及動態;LP 都明顯地勝一籌。例如 Money For Nothing 開展部份一段的合成器在低頻的質和量在 LP 上都十分出色;在 CD 上少了很多訊息。不過如果你沒有聽過一些有靚 master 的 LP 的話, CD 的音效實在不錯。
在頂的一張是藍字日版,在底部的是黑字美版。
當然我們不可以單比較二張 CD 就下結論。接下來的是兩張 Telarc 的 Carmina Burana (Shaw/Atlanta SO) ,兩張的 CD 都沒有 IFPI。TAS上榜的 Carmina Burana 是 Telarc 其中一張最受歡迎的曲目,原版 LP 已被炒到天價;這亦可算入聽 CD 的理由之一。第一張的 Carmina Burana 是日版的 CD-80056,原廠編號下面印有 DIDZ-10020 的編號。DIDZ 這個編號是日本 CD 廠在83-85年用於印製美國貨沿用的,亦即是說這張是非常接近第一版的首版 CD。(Telarc 在 1981年推出 Carmina Burana 的 LP。世界上第一張 CD 在 1982年十月面世。這張在 83-85年生產的日版絕對被稱得上是首版。) CD 上的 matrix 則只有 TEL CD-80056 B 及 M 的字樣。CD 上印上 Manufactured by Matsushita (松下) Electric Ind. Co., Ltd., Osaka, Japan… 及 Made In Japan 的字樣。(第一批的 Telarc CD全都是松下印製,另外 CD 的小册子上並沒有條碼。另一張美版的 Carmina Burana 原版編號亦是 CD-80056,不過 CD 的小册子上印有編號 089408005626 的條碼。CD 上的 Matrix 是 DIDX-001497 3 (DIDX-001497亦印在 CD正面在 CD-80056編號之上),CD 上印有 Made In USA 的字樣。這個 matrix 的生產年期約在 1987年由 Sony 在美國屬下的 Digital Audio Disc Corporation (DADC) 製造。我以前提及過 Telarc 用的Soundstream 數位系統是當時最先進的,它的規格是 16bit 50kHz。在製造 CD 時它們用 Studer 的 SFC-16 sampling frequency converter 將sampling frequency改變為44.1kHz CD的 red book 規格。日版在 CD上的字體與美版不相同外,小册子上日版的標題為黑色字而美版用紅色。兩張 CD的兩張生產的時間只是相差二、三年左右,音效有沒有大的分別呢?試音後的結論在下期分解。
頂部紅字的美版,底部黑字的是日版。
高原 (10/17)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