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7

TAS 榜上的華格納 VI

上期我們剛開始介绍 Decca/London上世紀立體聲錄音剛起步六十年代的指環錄音。負責整個構想的是 John Culshaw,Gordon Parry錄音,George Solti領導維也纳愛樂的錄音。由開始構想時就連 Decca/London 的對手都不看好的錄音初推出第一套已經賣個滿堂紅,就連當時得令的 Elvis Presley 都敗下來。除了 TAS 上榜確定了它的音效外,它近年更分別被 Grammophone 及 BBC Music Magazine 的讀者推選為史上最偉大的錄音。這套偉大的指環的背後其實有很多的努力,精神及毅力與時間。是金錢以外極難獲取的成功。而最具代表性的可能是華格納的忠實擁護者 The Wagnerian 亦推選它為最佳的錄音室指環錄音及最佳的指環錄音。

John Culshaw 的構想並不單止是一個錄音室的錄音。他亦依足華格納要求在器材及每一部份的細節都做到+足+。華格納寫指環的時侯亦將劇中要求的設備及器材都詳細地列出。可惜的是一般的歌劇院甚至是 Bayreuth 亦未能依足華格納要求的所有規格。以前我曾經提及過被稱為 Wagner Horn 的 Wagner Tuba。華格納在寫指環的時候想找出一種在 Trombone 與 Horn 之間的音色,他到法國時探訪過Adolphe Sax (色士風的發明人) 后在德國找人做了 Wagner Tuba。華格納以外只有極少數的作曲家用上 Wagner Tuba,就連演奏華格納曲目的大部份樂團亦沒有這件樂器;VPO 亦不例外。John Culshaw就為了指環找人造了 Wagner Tuba供 VPO使用。華格納著名的 Rainbow Bridge就需要六個豎琴來演奏 (Das Rheingold Act 4 – Entry of the Gods into Valhalla),鮮有樂團會採納;Culshaw依足來做。華格納亦要求用極罕有的 Steerhorn (Bayreuth原有的 Steerhorn在二次大戰後被美軍搶走。華格納在其中一幕 (Gotterdammerung Act 2 – Hagen Summons the Vassals),更要求用上不同的的 Steerhorn 在幕前中央; 在幕後的左及右方。一般的樂團只會用 Trombone 替代, Culshaw 找人訂造跟到+足+。就單以配器方面,Solti的指環己是獨佔鰲頭,無人能及。你要聽到華格納夢幻樂器組合就只能夠在這個錄音中聽到。

gotterdammerung按圖試聽 Solti/VPO Hagen Summons the Vassals片段,Steerhorn獨特的音色。

華格納的指環並不是傳统的歌劇,他要求的是視聽效果合的一的戲劇效果。想對於樂器,華格納要求的特殊音效更加令人卻步。為了產生迫真的雷響,華納格特別在 1876年指環的首演造了一台 Thunder Machine。John Culshaw亦為了雷響而使用了一個達二+呎乘四呎的大鐵片及一個特別訂製的巨型 Bass Drum 產生雷響的效果。這個 Thunder Machine 需要二個人擊打 Bass Drum 另外二個人擊打大鐵皮。

das-rheingold

按圖試聽 Solti/VPO Entry of the Gods into Valhalla 片段,之前的是鐵砧(Donner Strike his hammer on a rock), 緊接著 Thunder Machine 及 Rainbow Bridge。情節大概是 Donner 鎚打石頭後產生電擊及雷響撥開雲霧,露出在夕陽光下耀眼燦爛的彩虹橋。是 Das Rheingold 其中一幕最戲劇化,最經典及最吸引的片段。這一段的變化足以標誌著 Decca/London錄音技巧的高超,超強的動態及瞬變;VPO輝煌的銅管樂緊接著絲絲絲入扣的豎琴琴音都一一重現在錄音之中…動聽,實在太動聽。

更甚的是華格納要求使用+八個大小不同的鐵砧(他更指定了每一個鐵砧的音階及大小)去產生冶金的音效 (Das Rheingold Act 2 – Woton and Loge into Nibelheim)。從來沒有一套上演的華格納歌劇用上十八鐵砧,絕大部份連一個都沒有用。John Culshaw 竟然在維也納找到一所鐵砧學堂借出+八個鐵砧去產生華格納夢想的音效。

anvilJohn Culshaw 在指環錄音中所用的其中一個大鐵砧。


這是某樂團(大部份的樂團) 在 Das Rheingold 演出時演奏鐵砧的段落。(相片來自 Das Rheingold 說明書)

das-rheingold2按圖試聽Solti/VPO Wotan and Loge descend to Nibelheim 的鐵砧片段

John Culshaw要求的是一個能夠突顯出當代新推廣的立體聲体錄音的效果。他更要百份之一百切合華格納要求的前,後,左,右;甚至是上,下的 3D音響效果。他亦要求達到華格納要求的戲劇牲效果。Gordon Parry 亦是當年 Decca 首席的錄音師,他亦是源用 Decca 一貫的錄音法寶 Decca Tree。

他如何做得到?下期續。

高原 (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