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四季之完結篇
介紹過 BIS, Delos, Telarc, RCA 四張數位的四季,我們會用一張模擬的四季作為總結。選來的是 Argo 1969年的錄音編號是 ZRG-654;Marriner 指揮 Academy of Saint Martin in the Field,Alan Loveday 小提琴獨奏。Alan Loveday/Marriner 這個四季是其中一個必聽的版本,深受樂迷的歡迎。Alan Loveday 的獨奏細緻動聽;對樂曲有深入的理解。Marriner 領導下的 ASMF 亦有傑出的平衡度及超桌的動態。不可不提的是 Simon Preston 的古鍵琴及管風琴的演奏配合得天衣無縫,令樂曲生色不少。值得一提的是上二期介紹過的四個數位四季的版本都沒有管風琴的配合,所以可以肯定的是聽 Loveday/Marriner 的版本會有不同的效果。作為最受追捧的四季之一,Argo 的四季有一定的吸引力。
Argo 錄音 Loveday/Marriner 演譯四季,圖示的是兩個不同的版本。下面的為首版。
測試的片斷仍然是 Winter 的 Largo。Loveday 的小提琴音色比所試過的數位四季都比較柔,這個柔不單止是柔和;還有的是悠揚侻耳的悠。這亦非單是傑出的模擬錄音吸引之處,主要的原因都是因為 Loveday 過人的小提琴技巧。四歲開始演奏的 Loveday 似乎沒有一個可以難到他的曲目,他的四季無論在速度的控制,音量的大細都有精確的演譯。Loveday 的 Winter 是浪漫温馨,令人陶醉而沒有半點的做作及技巧的賣弄;是平實而帶內涵的演奏。Marriner 用了約二分二+秒完成了這個樂章,時間與大部份的四季相若。Marriner 巧妙起使用指揮的技巧及樂器的運用忠實地詮釋 Four Seasons 詩篇上每一句的意境。聽著 Marriner 的演譯令人很自然地回味著每一句的詩。出色的模擬錄音中的小提琴會有很多的餘韻和弱音,數位錄音在這方面是較為遜色;這亦與演奏者的技巧有絕大的關係。Argo 的小提琴的音色是比較温暖,幾個數位錄音的音色就顯得較為清脆/乾淨。縱使是數位的錄音,在黑膠上亦不像 CD 般有尖、硬的感覺;不會有半點刺耳的感覺。不能說模擬錄音是百份百優勝,只是有不同的味道而己。飲得多醇酒都會間中飲杯烈酒過一下癮。除了 Loveday 的演奏出眾外,Argo 的錄音亦居功厥偉。Marriner 技巧地運用不同的樂器的配合營做出一個强烈的對比及突出的動態。Argo 的錄音將這個效果忠實地呈現出來,每一件樂器都有超卓的分隔度和空氣感。Argo 的空氣感會比數位的會較為立體一點,數位錄音仍有一定的空氣感但卻欠缺了模擬錄音那種浮現的感覺。上兩期的幾個數位錄音,特別是 Delos 與 BIS 兩個錄音的樂器的線條是非常的明顯。這個效果就像看藍光碟一樣,每一個物件都有比我們眼睛所看的事物還要銳利但欠缺了一個自然的感覺。如果你聽的是經過 digitally remastered 的 CD 的話效果與數位的錄音相近。近年的復刻版黑膠亦是這種數位的感覺。話雖如此傑出的數位錄音仍然有一定的可聽性,它們在音效方面是亳不遜色。至於錄音的的平衡度方面 Argo 的錄音亦接近完美,高中低頻都有令人滿意的交待。特別在低頻方面,AMSF 的大提琴,低音提琴以至管風琴的低頻都能夠在錄音中忠實地重現出來。在管風琴相助之下 Argo 的低頻比起幾個數位錄音的來得更豐滿,自然,亦更順暢。備受追捧的 Loveday/Marriner 四季錄音亳無疑問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儘管 Argo 的模擬錄音有一定的效果,但幾個數位錄音亦有不少吸引人的地方;各有千秋。
值得一提的是 Argo Loveday/Marriner 的四季粗略地說有兩個黑膠的版本,首版是隋圓標 Argo 標誌,較後期的為長方標。長方標的較為易找,隋圓標的價錢是頗高,亦十分難找。基本上長方標的版本都經已有很好的效果,以上提及過的錄音特質都交待得很好。大家可以先聽一下這個版本的效果。
長方形 Argo 標誌 (按此進入試聽 youtube 片斷)
至於首版的隋圓標,音效當然有一定的分別。首先第一樣感覺到的是音場與深度更突出,每一件樂器都有更清晰的定位和空氣感。Loveday 的小提琴獨奏自然是更加突出,有更強的音樂感,更明顯的對比,音色更優美亦更加細緻。低頻方面隋圓標亦有更佳的效果,弦線有更大的迫力亦潛得更深,管風琴的音量亦較豐厚。隋圓標與長方形並非差天共地的分別,長方標能夠達到八成以上的效果,以性價比而言是相當理想。若然你能夠找得到又願意多花一點的話;隋圓標是首選。你會有更上一層樓的感覺,更深刻的感受。
隋圓形 Argo 標誌 (按此進入試聽 youtube 片斷)
高原 (03/16)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