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數位四季之一

經過上幾期火鳥一輪的狂擊之後,我們暫時放下 TAS 討論一下一些比較軟性的曲目-很多人經常問我〝四季〞的選擇,當然是韋華第的〝四季〞。我會集中比較幾張數位錄音的四季和大家分享一下。音樂與音效是兩回事,音樂是沒有對與錯的;音效則可以有較清晰的定位。你喜歡的音樂我未必可以接受,音樂的品味是很個人的。用數位錄音來比較主要是因為較容易,模擬的錄音多如繁星需要花更多的編幅。我用了 Winter 的 Largo 來比較是因為慢板中的樂器分佈比較平均,有比較明顯的分別。

韋華第四季中 Winter Largo 的意境大致上是:
寧靜的坐在火爐旁邊看著雨點打在窗上,窗外的行人在雪地上戰戰兢兢的一步一步的慢行。

首先試的是 BIS 的 LP-275,BIS 這家瑞典的唱片公司一向對錄音要求極高;出品有一定的保證。室樂團是 The Drottningholm Baroque Ensemble,小提琴獨奏的是 Nils-Erik Sparf。Nils-Erik Sparf 使用的是 Cornelius Kleyman Amsterdam C.1680 小提琴。BIS 使用數位錄音由 Teldec 在德國用 DMM 技術 master,處女膠壓碟。BIS 的錄音理念是要求一個自然,開揚無渲染,流暢及有個性的錄音。聽 BIS 的四季的而且確有以上種種的元素。BIS的音色非常自然,錄音有開揚廣闊的音場;樂器的分隔度自然是一等一。但這個錄音對器材是頗有要求的。若然器材的低頻並不足夠,表現未夠理想的話,它的音色會比較偏高及稍為有點的乾。儘管配器方面包括了大提琴及管風琴,但 BIS 的錄音並不像美國佬營造如泉般湧出來的低音。不要誤會它的低音一點也不弱,它是恰到好處的適量。若然你覺得它聲薄(特別是聽它的CD)的話你可能加大一點力度改善你的器材。在 Winter 的 Largo 這一段 The Drottningholm Baroque Ensemble 是演奏得頗為快;節奏快,時間短。一頗的演譯會用上二分鐘上下,它只用了約一分三+五秒左右。演譯是偏向輕快的感覺,有別於一般偏向括靜的演譯手法。至於Nils-Erik Sparf 用的小提琴的音色亦頗為優美,至於他在樂曲中一些較為花巧的拉奏我並未絕對認同。這當然是見人見智,絕對是個人的想法。


BIS 的 LP-275 (按圖進入試聽 youtube 片斷)

第二張唱片是我上期在介紹 Soundstream 時提及過 Delos 的 DMS-3007。錄音是 Gerard Schwarz 指揮洛杉磯室樂團,Elmar Oliveira 小提琴獨奏。Elmar Oliveira 使用的是 Stradivarius 1731 小提琴。Delos 用Soundstream 數位錄音,由 IAM 的 Bruce Leek 負責 master,在日本由 JVC 使用處女膠壓碟。Delos 的錄音極細緻,清晰及有較佳的平衡度。Delos 用的是比較大的室樂團,配器方面比較多而且更加入了低音大提琴的關係;整体的平衡度更易處理。明顯地 Delos 的中低頻是比較豐厚,若然閣下的器材到位的話這個低頻並不難推得好。Soundstream 的數位錄音除了爆柵錄音到家外,它們處理室樂亦有一手。錄音的場面寬廣外亦有足夠的深度,空氣感及分隔度亦是超贊的。你不難在錄音中聽到 Elmar Oliveira 的 Stradivarius 優美的餘韻,更可聽到不少的呼吸聲。Delos 在處理室樂時有非常傑出的表現,你如果有聽過它其他的室樂錄音就會知道。Gerard Schwarz 在處理這個樂章的時候比起 BIS 的優柔得多,樂器間亦有出色的對比。整個樂章奏了大約二分十秒,比 BIS 的多了約三份之一。


Delos 的 DMS-3007 (按圖進入試聽 youtube 片斷)

下期我會繼續其他的數位四季。

高原 (01/16)